龙潭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龙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2008-03464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公告
发文机关: 龙潭区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08年10月13日
标      题: 龙潭区文体局2008年工作总结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8年10月13日
索  引 号: /2008-03464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公告
发文机关: 龙潭区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08年10月13日
标      题: 龙潭区文体局2008年工作总结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8年10月13日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本部门领导班子和全系统干部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2008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2009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体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工作

1、争创省、市特色体育乡(镇)、村和先进体育社区情况

今年成功争创了江密峰镇蛤蟆河子村、金珠乡兴华村、乌拉街镇万家村、阿拉底村四家特色体育乡(镇)、村,器材已安装到位并且投入使用;另外缸窑镇被评为百镇千村的先进镇,投入体育健身器材30件,已安装到位投入使用。先进体育社区共有两个社区获得,一是湘潭街道松江社区,受赠体育器材20件;二是龙华街道龙东社区,受赠体育器材14件,现已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

2、农村书屋建设情况

市政府今年下达我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31家,截止10月底,我区建设“农家书屋”30家,其中:市政府(2007年度)援建8家、国家1家、区政府建设11家、市新华书店集团援建2家、中油吉化和区文明单位援建8家。另外在1112月份期间,省、市政府拟援建我区32家(省20家、市12家),“农家书屋”极大地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科学文化生活,为发家致富创造条件。

3、文化市场管理情况

我区现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和出版物经营点164家,其中:网吧32家、歌厅7家、舞厅1家、电子游戏厅3家、台球厅5家、书刊社34家、音像店36家、打字复印社26家。全年,按照国家、省、市、区政府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了文化市场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法政务公开制度,继续推行了“一站式”服务,尽心尽力为经营业户服务,受到了广大文化经营业户的好评。行政执法工作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成员(4人),实行了区域包干负责制,对自己负责的区域各类场所定期(每周)进行巡查,即查文化又查消防安全工作,并做好原始纪录,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版意见,把问题解决萌芽之中。除此之外,全年协调、联合公安、工商、新闻出版等部门开展了4次大型检查活动,依法查处文化娱乐场所(主要是网吧、电子游戏厅)违法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25家,净化了网络环境。开展“扫黄打非”活动3次,依法收缴盗版光盘15000余张,盗版经营市场受到了遏制。对21家文化娱乐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对在“十·一”前夕组织的消防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12家文化娱乐场所(歌厅7家、电子游戏厅3家、网吧1家、舞厅1家)存在的严重火灾隐患问题给区政府上呈了报告,为及时消除文化娱乐场所火灾隐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2008年火炬接力传递工作

按着市里统一部署,我区组织了1800人参加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吉林市传递活动,并对路段进行了彩化、悬挂升空气球28个、横幅1500延长米、1500奥运标示旗、1500彩色刀旗、临江门大桥彩色刀旗等多项工作任务。

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与演练,在区直各部门和各乡(镇)、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我们系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龙潭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得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传递在我市顺利进行,得到了省、市的表扬。

5、招商引资工作

2008年区政府下达招商引资任务3000万元,现已全部完成。

(二)、其他工作

1、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2008年全系统紧紧围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发展,重点抓了社区文化建设,年初召开了一次社区文化建设专题工作调度会议,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目前已形成了以区文化馆、各街道、社区为主线的三级文化网络,全区社区现有常年文体活动队伍89支。有能够正常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42个,总建筑面积2008m2。这些场所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读书、看报、娱乐等多项服务。年初为“点亮龙潭”做了大量的街区彩化工作。三节期间,我们共开展了十项(内容:龙潭区文艺界联欢、节日街区彩化、迎新春笔会、秧歌大赛、秧歌汇演、民间美术作品展览、新春楹联灯谜、书法进万家、诗歌作品征集交流和出版、送文化下乡)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干部深入社区指导社区文化活动,组织老年艺术团下基层,下社区巡回演出,深受社区百姓的欢迎。春节期间组织了360人的秧歌队参加了市政府举办的闹新春秧歌赛,继续和上海黄浦江民族画院、中国书画报社联合举办了“雾凇情怀”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展览。在本次展览中,我区有6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三等奖。

2、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在去年江北乡、龙潭乡、金珠乡之后,今年继续完善了乌拉街满族镇和大口钦满族镇的文化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小广场建设,为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文化活动创造了方便条件。加强了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的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农村特色文艺创作骨干人员。今年对我区6个乡镇、重点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辅导,继续整理编纂了民间文学传说以及地名起源等。通过辅导使我区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三节期间,我区6个乡镇的文艺骨干演出了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这些文艺节目内容丰富感人,形式多样新颖,表演诙谐幽默,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的大好形势,丰富了农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3、廉政文化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省委、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及区委《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继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三节期间我们举办了全区反腐倡廉美术、书法作品展,组织了反腐倡廉的专题文艺演出,这支演出队下社区,进乡镇,每到一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协会建设

完善了龙潭区诗歌协会、秧歌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的建设工作,加强了协会的制度建设和会员的培训。

5、体育工作

在开展好群众体育活动的同时不忘抓专业体育训练,在网点校区实验学校、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等先后开办了乒乓球训练基地、柔道训练基地、跆拳道训练基地、速滑训练基地。现已培养出优秀运动员80多人。在吉林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男子单打第一名,在吉林省青少年2008年度速度滑冰比赛获金牌2块、银牌4块,为上级及国家输送专业体育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抓好专业训练的同时不忘群众体育工作,完成了对跆拳道、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及运动员休息室的修缮工作,“十·一”期间成功举办了俱乐部庆“十·一”跆拳道邀请赛。我区现有乒乓球、羽毛球、门球、太极拳、太极扇、健身操、健身舞、腰鼓、秧歌等多项体育活动,群众体育活动的日益普及,为全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6、图书工作

图书馆现有藏书35000余册,订阅报刊杂志26份,阅览室全天对读者开放,全年接待读者5700人次,外借部接待读者3800人次,借阅图书5300余册,到库新书全部开架借阅,图书借阅率达53%。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工作,5月份在全国文化资源共享项目工程中,与吉林市图书馆合作以乌拉街镇为主要对象摆设了一部农业科技专题片,该片的制作对该镇的农业生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6月份在大口钦镇石人文化山庄建立了文化信息网络站点,并对已经建立的站点进一步加强了扶持,定期了解信息的利用情况,及时改进完善和更新数据资源,全年共建立18个基层图书室,总藏书7640册,目前已和市级等单位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7、文物管理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了文物保护长效机制。2月份,对全区13处现存文物(其中省级4处,市级9处),进行了逐一排查,清理整治了现存文物的周边环境,消除了影响文物安全的事故隐患,确保了我区文物的安全。截止6月底全区现存文物全年无一处发生人为破坏、被盗等案件。

二、存在的问题

2000年龙潭区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吉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当时有400标准田径场地、1000多平方米办公室、主席台和运动员宿舍。这些基础设施有几十万元是省体育局和吉林市体育局对龙潭区的资助,2001年随着城市建设改造,体育场动迁,至今没解决回迁问题,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0896号文件精神,将对龙潭区青少年俱乐部进行检查验收。因此,我区体校急待解决教练员办公用房和训练用房,以便迎接省体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