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龙潭区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203MB1537547F/2011-08857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龙潭区农业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11年06月30日
标      题: 基本概况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11年06月30日
索  引 号: 11220203MB1537547F/2011-08857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龙潭区农业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11年06月30日
标      题: 基本概况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11年06月30日

      龙潭区农业水利局成立于2001年10月,科级单位,编制102个,实际工作人员102人。

      办公地点:吉林市龙潭区遵义东路65号6楼622——636室。联系电话:0432——63041622。

       一、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11个,分别为局办公室、农村经济指导科、乡镇企业管理科、农工部办公室、农业科、农业蔬菜总站、水利科、水利总站、农经科、农经总站、农机总站、建管科、防汛办。

         二、直属单位

        直属单位9个:7个水利管理站,2个灌区。水利管理站分别为乌拉街水管站、缸窑水管站、大口钦水管站、金珠水管站、江北乡水管站、承德水管站、江密峰水管站。灌区分别为万家灌区、大屯灌区。

三、龙潭区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龙潭区农村面积953.9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幅员面积的79%。水域面积2万公顷,有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56座,塘坝396座。现有耕地面积29783公顷,其中旱田19127公顷(含菜田3964公顷),水田10656公顷,果树面积2100公顷。全区农村辖两个乡、4个镇、两个涉农街道,127个行政村,840个农业合作社。农业人口18.9万人,农村劳动力9万人。

区域内地形地貌从东至西呈山区、丘陵向平原过渡走向。境内水系发达,第二松花江沿疆贯穿南北,牛河流经江密峰、江北两乡镇;团山河流经缸窑镇、大口钦镇,在大口钦镇与乌拉街满族镇接壤处汇入第二松花江支流。中东部的缸窑、江密峰及大口钦和金珠乡的东部土壤以白浆土为主,土耕层较厚,肥力中等;团山河和忙牛河两岸为冲积土壤,西部邻江的乌拉街、金珠及大口钦西部均为冲积土壤,土壤以砂壤土为主、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抗旱抗涝性强。全区种植业主要品种为水稻、玉米、无公害露地蔬菜。正常年景粮食产量为25万吨左右,露地蔬菜20万吨左右.

旱田作物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主要产品为玉米和杂粮.我区生产的甜玉米口感与营养均高于普通玉米,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保健食品,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长沙、广东等部分省市;“乌拉”黄白小米早在清代就为朝中贡品,现远销全国各地。水稻主要分布在松花江、牛河沿岸。全区建有绿色优质水稻基地2000多公顷,“普康”有机大米、“华锦”、“江密峰”等绿色大米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国内有很高的声誉。露地蔬菜种植多集中在松花江冲积平原,以乌拉街镇为中心的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是夏季露地蔬菜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该基地生产的大白菜、紫皮蒜、毛葱等享誉东北三省。大白菜、豆角、毛葱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现哈尔滨有乌拉豆角一条街,毛葱已部分出口东南亚,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

多种经营业生产除无公害蔬菜外,其他主要有养蜂业、柞蚕业、食用菌、中草药等。现全区养蜂量为7300箱,年产柞蚕260把、食用菌300万袋,中草药种植40公顷。

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

(二)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区全面铺开,今年共进行肥效实验15个,取土样2000份,化验2000份,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卡2000份,使全区农民开始享受到科学施肥的成果。投入资金10万元,在10万亩玉米地放养了赤眼蜂,有效的用生物手段控制了玉米螟的发生.

此外,还推广了10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健全和完善了区、乡两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培训制度。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档案,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了培训内容,设立了培训场所。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600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33万人。

(四)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快。落实了6个乡镇的沼气池建设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对沼气技术员进行了培训,政府统一采购了供应沼气建设物资。

(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全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增5个,达到了23个。其中,吉林市龙潭区淞江沿乌拉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110万元,4月注册,6月揭牌。去年成立的于屯窝集联合村的龙吉牧业合作社,采取与厂家合作的方式,为合作社员40余户提供廉价饲料、兽药,提高了社员养殖竞争力和收入,同时,合作社也获得了初步收入积累。

(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龙潭区水利建设主要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二松防洪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我区共有小一型水库10座,正在进行除险加固工程的有6座,计划完成工程总投资2630.39万元,目前国投资金到位700万元,完成投资640万元。

实施了农村自来水工程。

深化了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六项制度”,突出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落实减负政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宣传,规范仲裁庭工作,制定仲裁庭标准,达到标准化要求。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纠纷调处、信访案件接待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仲裁和土地流转工作,维护农村稳定。继续抓好土地流转试点建设,统一规范、统一程序,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

深入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化债工作,全面完成化债任务。